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端--工程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7 17:2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后浇带作为超长建筑不留温度伸缩缝及高层建筑高层部分与裙房之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已经普遍使用。但如在施工过程中有些环节注意不到,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给施工带来不便,给结构造成隐患。结合我们近十年来施工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的做法,就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谈几点体会。   1.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   作为温度后浇带,一般要求砼浇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0天;沉降后浇带要求高层部分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浇注砼,间隔时间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在这期间,后续工程还要往上施工,已施工过的后浇带两侧面的梁板结构就变成了悬挑构件,且要承受上部其他结构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单靠正常施工的模板支撑系统远远不够。因此,后浇带下及其两侧各1m范围内的模板及支撑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经过计算独立设置,确保受力和稳定。否则,可能会造成梁板上部裂缝或后浇带部位下挠,顶板面不平下沉等质量事故。这部分支撑尽量采用上下可调支撑,待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逐根卸荷随即再旋紧撑牢,以避免原支撑层层满负荷往下传力,致使最下层无支撑结构受力和挠度过大的不合理情况。   1.1后浇带两侧保留受荷支撑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1m(包括梁板支撑均应保留)。该部分模板支撑系统要相对独立,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撑的正常拆除和周转。   1.2被后浇带断开而形成悬臂的结构梁,要留有早拆支撑,以备其他支撑拆除后留作受荷支撑(其他支撑的拆除时间以该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和上一层梁砼强度≥75%设计值为准)。早拆支撑的间距应以计算确定,计算时可考虑扣除该悬挑梁所能承担的荷重,其他荷载(包括本层结构部分荷载和上一层结构施工荷载)由早拆支撑承担。如果一般φ48壁厚3mm普通钢管受力不够(或间距过密时),应换撑120×120或150×150方木。   1.3后浇带保留的支撑,水平方向应可靠拉结,以防失稳。   1.4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砼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砼漏浆而使后浇带底部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   2.后浇带内钢筋应区别后浇带性质认真处理   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划分有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两种,施工中要区别后浇带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处理。   2.1温度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后浇带砼浇灌前,其两侧结构砼的收缩变形。因此,为了保证在这期间砼的自由变形,后浇带内垂直于后浇带的受力钢筋必须断开;这一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致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断开钢筋的位置,应尽量相互交错在后浇带两侧面,以利于再连接时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为了方便施工,一般可按正常配筋穿过后浇带,施工完该层砼后3天内用气割将垂直于后浇带的主筋割断,断隙一般在5mm左右,待满足后浇带间隔时间后,采用水平钢筋窄间隙电弧焊工艺把断开的钢筋再焊接起来。   2.2沉降后浇带主要是考虑高层部分结构和裙房之间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宽度一般在0.8~1.0m。在这个区段内,两侧的结构沉降差反应到钢筋上所产生的钢筋应力和应变,相对来说不太大,不致影响到结构的沉降。因此,沉降后浇带钢筋一般可不考虑断开。但在施工中应注意,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及地梁的后浇带,其下垫层砼不宜浇注太厚(宜减薄3cm左右),下部钢筋必须垫加厚垫块抬起,离开垫层不小于5cm,以使两侧结构能够自由沉降,且沉降后钢筋仍有足够的砼保护层厚度。   3.加强后浇带砼浇注前的防护处理   3.1对大体积砼后浇带,两侧砼浇注后,后浇带内侧砼应作为大体积砼养护防裂的重点,因为最大温差往往出现在后浇带两侧砼面,而两侧砼一旦出现裂缝,就是结构内部深层裂缝,有时会贯通整个结构面。因此,对大体积砼后浇带,应在带端侧面或顶面钢筋断开的合适部位预留进人孔,施工人员直接进入后浇带内支模顶撑,拆除清理和养护等。在养护期内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和岩棉被(或草苫),必要时用碘钨灯照射侧面砼加温,以确保大体积砼养护温差不超过25℃。   3.2后浇带两侧砼浇注时,顶面砼留5~10cm宽企口。后浇带上面覆盖彩条塑料布,在企口宽度范围内用1:3水泥砂浆压缝找平,上砌120宽护堤,高120~180mm,外侧粉刷,作为钢筋保护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也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后浇带内难于清理,防止雨水或施工养护用水进入后浇带。尤其是地下室,水渗地基土会影响地基承载力等结构性能,该道防护必须认真处理。过道处应加铺6cm厚木过道板,护堤适当降低。   3.3对地下室底板水平后浇带端头和外墙壁竖向后浇带,应砌筑240砖墙封堵,砌筑砂浆标号不小于M5.0,并用防水砂浆粉刷;地下室外壁进行防潮或防水处理。这样,一是防止雨水或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二是该墙可作为挡土墙,不影响基坑及时回填,有利于赶工;三是可以作为后浇带永久外模使用,减少施工环节。   3.4后浇带砼浇注前,要对后浇带进行清理,凿除浮石浮浆,调整钢筋等。   4.后浇带砼配置浇捣和养护   4.1后浇带内的砼,一般要求较两侧已浇注砼强度等级提高一至二级(由设计院设计确定)。一般选用无收缩或微膨胀砼,配合比设计应经过计算试拌试验,常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4.1.1减小水灰比,控制砼坍落度。掺加FDN—2000等高效早强型减水剂(减水率一般在15%左右),控制水灰比不大于0.4,坍落度控制在1~3mm(泵送砼可控制在10~14)为宜。   4.1.2掺加UEA膨胀剂,配置收缩自补偿砼。   4.1.3配置微膨胀砼,配合比为水:微膨胀水泥:砂:石子=0.55:1:1.98:2.65,其中微膨胀水泥由普通水泥和膨胀组份组成,膨胀组份由钒上水泥和生石膏以1:1组成。施工时调整膨胀组份的掺量,以获得0.1%~0.2%的理想膨胀率。   4.2砼的拌制浇捣必须认真,严格配比计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1~3分钟,浇注顺序宜从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斜面赶进(因为可不考虑砼振捣侧压力的影响),采用泵送砼更佳,有利于析水排出和砼的结合,不留施工缝。   4.3砼的早期养护,主要是表面适时收面。对大体积后浇带砼,收面后还要注意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苫等保温养护,以减少温差,防止裂缝。使用微膨胀砼灌注后浇带,要注意蓄水养护3~7天,以获得理想膨胀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天端币 +20 收起 理由
hzg771007 + 20 支持共享,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7:25:58 | 只看该作者

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几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裂缝分析及控制

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几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裂缝分析及控制

    内容提要: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的几个主要受力部位在混凝土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几个特殊部位的裂缝分析
    1、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板
    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来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屡见不鲜。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为主要的受力结构,整体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体浇筑。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这样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低,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的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阶段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的影响大,所以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压应力。差值过大时,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最后有可能形成贯穿裂缝。为解决上述二类裂缝问题,必须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因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为计算温差,就要事先计算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它是混凝土浇筑温度、实际水化热温升和混凝土散热温度的总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浇筑后的3~7天。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Tmax可按下式计算:
    Tmax=To+(WQ)/(Cr)ξ+(F)/(5O)         (1)
    式中:T0——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W——每m3混凝土中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用量(kg/m3)
F——每m3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kg/m3)
Q——每kg水泥水化热(J/kg)
C——混凝土的比热
r——混凝土的密度
ξ——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见表1)
     
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
表1  
------------------------------------------------
厚度(m)  1.0  1.5  2.0  2.5  3.0  3.5 4.0 >4.0
ξ          0.23 0.35 0.48 0.61 0.73 0.83 0.95  1.0
------------------------------------------------
    实测资料显示,当基础板厚大于2米时,上述公式的相对误差在0.1%~1.3%之间,在计算温差后,即可计算出降温阶段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σ(2)xmax
    σxmax=Eα△T(1-(1)/(cosh βL/2))H(t,τ)………(2)
    式中: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0-5/℃)
△T——温差(℃)
L——板长(mm)
β=Cx/HE
H——板厚(mm) H>0.2L时,取H=0.2L
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N/mm3)
H(t,τ)…考虑徐变后的混凝土松驰系数,
    其中,t——产生约束应力时的龄期,τ——约束应力延续时间。
    注意同期内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应转化为当量温差,计入△T一并计算σxmax。
    由(1)、(2)分析可知:为避免裂缝出现,主要是减少△T。可采用合理选用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优化混凝土集料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具体控制措施见后。如有可能,减少浇筑长度L,增加养护时间减少降温速率以相应减少松驰系数对控制贯穿裂缝也有一定的意义。
    2、地下室混凝土墙板及楼板的裂缝分析
    地下室墙板的裂缝产生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即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失水会产生收缩应变,在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达到最高点以后的降温过程会产生温度应变。但又有其特点:一是墙板受到基础、外围楼板受到地下室外墙的极大约束,这种约束远大于桩基对基础的约束,产生贯穿裂缝的机率大。二是内墙板及楼板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三是内外温差小,产生表面裂缝的机率小。四是养护困难,散热快、降温速率大,混凝土的松驰徐变优势难以利用,在气温骤变季节尤应注意。
    在计算板内最大拉应力时仍可利用公式(2),但有以下几点应注意:
    1)H取0.2L,L为整浇长度;
    2)Cx取值应大于1.5N/mm3因为连接部位有较强钢筋约束;
    3)计算温差△T时,要考虑底板及外墙(兼作围护情况下)紧靠土体,受环境温差小,而被它们约束的墙板及周边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基本同外界温度同步变化。
    4)若底板墙板施工间隔过长、外墙兼作围护时,则在计算混凝土收缩时应注意约束体与被约束体的收缩期不同,收缩量也不相同。
    3、高强混凝土裂缝分析
    目前高层建筑中已广泛使用C40~C60中高强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C80~C120的高强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已有应用。由于高强混凝土采用的配合比设计多为低水灰比、高标号水泥、高水泥用量、使用高效减小剂及掺加超细矿粉。这样其收缩机制与普通混凝土就有所不同。
    高强混凝土由于其水泥用量大多在450~600kg/m3),是普通混凝土的1.5~2倍。这样在混凝土生成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而引起的体积收缩即自缩就大于普通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的机率也大于普通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因采用高标号水泥且用量大,这样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放热量大,将加大混凝土的最高温升,从而使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加大。在叠加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温度收缩裂缝。由于高强混凝土中水泥石含量是普通混凝土的1.5倍,在硬化早期由于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也将大于普通混凝土。
    二、裂缝的控制措施
    1、设计措施
    1)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2)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3)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2、施工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2)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3)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4)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5)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6)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C5。
    7)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8)根据具体工程特点,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9)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掺入粉煤灰,掺量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7:49:11 | 只看该作者

水磨石地面大面积创优的经验:

水磨石地面大面积创优的经验:

  一、抓好材料质量,优选水泥。根据水磨石样板要求,公司尽可能以一个批号的白水泥或普通水泥制作同一地面(包括抹浆、修补用),力求颜色一致。精选石粒:水磨石面层应采用质地密实、磨面光亮但硬度不高的大理石、白云石,不宜采用方解石或硬度较高的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等。我们精选各种石粒并按不同的品种、规格、颜色分别存放,绝不互相混杂。细选颜料:颜料性能因出厂不同、批号不同,色光难以完全一致,因此在使用时,每一单项工程我们都按样板选用同批号颜料,以求得色光和着色力一致。

  二、配合好水泥石粒浆。水磨石面层的水泥石粒浆的配合比,要体现设计的装饰意图,并根据给定的石粒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首先是花色设计。花色设计是施工中贯彻美术水磨石设计意图的重要一环。水磨石的基本花色确定之后,方可进行石粒与石粒之间,石粒与色粉之间的调配。我们采用同色配合、相似色配合、对比色配合和极色配合等方法,使地面色彩既协调一致又富丽堂皇。

  三、掌握好配合比。首先是石粒间的比例。水磨石面层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石粒,一般应以一种色调的石粒为主,其它色调的石粒为辅。另外,还要注意石粒粒径大小的搭配,即要求较好颗粒级配,使其紧密度不低于60%,这样,才能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其次,是彩色水泥粉与石粒间的比例。彩色水泥粉与石粒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可通过搅拌后用肉眼观察(要求塌落度为2至3厘米)。彩色水泥浆太少,未能填满石粒的空隙,易把石粒磨掉,影响工程质量;彩色水泥浆太多,石粒不易挤紧,则会增加研磨时的困难。恰当的用量是彩色水泥浆正好把石粒间隙填满,或低于石粒表面0.5至1毫米。

  四、水灰比。水磨石面层彩色石粒浆的用水量过多,会降低水磨石的强度和耐磨性,且多余水分挥发后,在表面留下许多微小气孔。恰当的用水量是使石粒浆的塌落度达到6厘米为宜。即水的重量约占干料(水泥、颜料、石粒)总重的11%至12%,或占色粉重的38%至42%。

  五、精心施工。

  1、铺水泥砂浆找平层。其工作程序为:先抄平、清理基层表面、刷素水泥浆、做标志块和做标筋(冲筋)后再铺找平层。

  基层处理是保证水磨石经久耐用的重要属性,基层质量不好,会引起水磨石。面层空鼓、裂缝、甚至局部坍陷。水磨石面层施工基层处理与一般水泥砂浆面层施工相同。

  2、嵌条分格。水磨石分格条的嵌固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应特别注意水泥浆的粘嵌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分格条正确的粘嵌方法是粘嵌高度略大于分格条高度的二分之一,水平方向以3(1度角为准。这样,在铺设面层水泥石粒浆时,石粒就能靠近分格条,磨光后分格两边石粒密集,显露均匀、清晰、装饰效果好:

  3、铺设水泥石粒浆。分格条粘嵌养护后,清除积水浮砂,刷素水泥浆一道,随刷随铺设面层水泥石粒浆。铺设时,先用木抹子将分格条两边约10厘米内的水泥石粒浆轻轻拍紧压实,以免分格条被撞坏。如在同一平面上有几种颜色的水磨石,应先做深色,后做浅色,先做大面,后做镶边。面层铺设时,操作人员宜穿软底、平跟和底楞无明显的凹凸的鞋操作,以防踩踏较深的鞋印。石粒浆铺设好后,还应先后用大、小钢液简或混凝土液筒压实。

  4、研磨。水磨石开磨的时间与水泥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以开磨后石粒不动,水泥浆面与石粒面基本平齐为准。水泥浆强度太高,磨面耗费工时;强度太低,磨石转动时,底面产生的负压力易把水泥浆拉成槽或把石粒打掉。为掌握适当的硬度,开磨前宜试磨。大面积施工宜用机械磨石机研磨,对于小面积,边角处,可使用小型湿式磨光机研磨,只有工程量不太大或无法使用机械的地方才能用手工研磨。研磨时磨盘下应经常有水,用以冲刷磨下的石浆并及时将其扫除。水磨石地面在研磨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的洞眼孔隙产生,清除这些洞眼孔隙,一般用补浆的方法。水磨石地面一般常用“二浆三磨”法,即整个磨光过程为磨光三遍,补浆两次。

  5、抛光。抛光是水磨石地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抛光,对细磨面进行最后的加工,使水磨石地面达到验收标准。抛光是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的混合,抛光用的草酸和氧化加水后的混合溶液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立即腐蚀了细磨表面的突出部分,又将生成物挤压到凹陷部位,经表面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水磨石表面形成一层光泽膜,然后经打蜡保护,就会使水磨石地面呈现持久光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7:52:41 | 只看该作者

砌体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墙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的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裂缝给居住着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八字型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和垂直裂缝。
  1.1八字型裂缝: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纵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的伸长量比墙体的伸长量大的多,从而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墙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型裂缝。
  1.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平屋顶的房屋,有时在屋面板部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这是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力产生的。
  1.3女儿墙裂缝:由于屋面板和水泥砂浆面层发生过大温度变形,使女儿墙跟部受到向外或向内的水平作用力而引起的女儿墙根部与平屋面交接处砌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所产生的。
  1.4垂直裂缝:当房屋的楼(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收缩和降温引起的楼(屋)面缩短受到了墙体的限制,使楼(屋)面构件处于受拉状态。如果房屋过长,或设计时按采暖考虑而实际上未采暖,则可能在楼(屋)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发生贯通全宽的裂缝,在四个角发生八字型裂缝。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地墙体容易产生局部的垂直裂缝。
  2.干缩裂缝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3.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面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二、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这些构想、措施有的已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体规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砌体结构裂缝仍较严重,纠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长期以来住房公有制,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因为裂缝的危险仅为潜在的,尚无结构安问题,不涉及到责任问题。
  2.防治温度裂缝的措施(1)屋面设置保温层,减小温度变形;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
  (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面,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3)对房屋较长、平面形状较复杂、构造和钢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离将屋盖、楼盖、墙体或其他有关构件断开,形成若干较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因温度变形和收缩产生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4)提高砂浆强度,保证砌筑质量,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钢筋承受拉力
  3.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3.1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2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3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BGJ3-88第5.3.2条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4.1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4.2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4.3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4.4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4.5控制缝的间距1.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2.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3.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结构布置型式、建筑物平面、外形等,综合采用上述抗裂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7:55:31 | 只看该作者

新房验收15招

新房验收15招

                         1招:看“备案”留“两书”

  新房入住前,业主应看到该项目有关备案文书的复印件,以便确认该项目是合法建筑;同时,应得
到开发商提供的《住宅质量保修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2招:卫生间不渗不存

  检查卫生间地面是否渗漏,可以用塑料袋装满沙子放在地漏上,然后在卫生间蓄一些水,24小时后,到对应的下层卫生间,看其顶部是否有渗漏。这个检测最好与上层住户同时进行,这样既可检测自家卫生间的地面是否渗漏,也可检测自家卫生间的顶部是否渗漏。
  检查卫生间地面是否存水,也是先在卫生间蓄一些水,然后放水,看地面是否有积水现象。合格的地面不应有积水存在,因为安装地漏处是卫生间最低处。但是,毛坯房除外,因为地漏周围留出了一定的后期铺装地面的高度。

                       3招:门窗灵活严又亮

  试试门窗开启是否灵活,目测门与门框、窗与窗框的各边之间是否平行,关上门窗听听隔音效果,同时也了解了它们的密封程度。不过,卫生间的门不要求严丝合缝,为了防水,反而规定下方须离地面1.5厘米。
  门窗的油漆质量主要看有无流坠(油漆滴淌的痕迹),各个门的顶部那面都必须刷漆,卫生间的门还要刷下边那面。

                       4招:轻敲各面听空裂

  墙面的抹灰、地面装饰面层及其他装饰面层是否存在空裂现象,只要用小锤轻轻一敲便知。若听到“空空”的声音,就是各面层与墙(地)面接触有缝隙,需要返工;若听到沉闷的碰击声,则表明它们接触良好。

                        5招:顶层住户查渗雨

  如果买的是顶层,一定要查看各个房屋的顶面有无雨水渗漏的痕迹。因为按照建筑施工要求,所交工的房屋要么经过两场大雨的“考验”,要么施工方在监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过雨淋实验。

                        6招:阳台裂缝危险大

  一般而言,墙面的裂缝大多不是结构裂缝,影响美观,但危险性不大。房屋的结构问题常出现在阳台,万一发现房间与阳台的连接处有裂缝,很有可能是阳台断裂的先兆,一定要立即通知相关单位。

                        7招:保温不好墙滴水

  冬天,房间里的墙面如果有结露现象(类似夏天冰镇的瓶啤,在室温下外瓶壁出现的水滴),这个墙面的保温层肯定有问题。

                        8招:大开龙头查漏堵

  上下水管道有无渗、漏、堵现象,打开水龙头便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让水流大一点、急一点,一来看看水压,二来试试排水速度。

                           9招:暖气支管有坡度

  暖气供、回水支管不是水平安放的,供水支管连接进水管的那端要高于连接散热器的那端,回水支管的两端高度正好相反,这个坡度与两根支管的长度成正比,一般
每米相差1%。

                           10招:供暖管道要套管

  供暖管道穿墙及穿过楼板应设套管(在管道与墙面或楼板交接处,给管道再套上一小截管子),地面的套管应高出地面2-3厘米,地面为初装修的,应高出地面5厘米。其作用是防止供暖管道热胀冷缩后拱裂墙面和楼板。

                         11招:拉闸断电不可少

  电闸及电表在户外的,应检查其是否能控制室内的灯具及室内各插座,方法是拉闸后户内是否完全断电;户内有分闸的,也应同样分别检查各个分闸是否完全控制各分支线路。

                         12招:保险插座护幼童

  为防止幼童把手指头伸进插座孔中,距离地面30厘米高的插座都必须带保险装置。

                        13招:卫生间插座规矩多

  卫生间内的电源插座应是防潮插座并有防溅措施卫生间的照明灯座必须是磁口安全灯座洗手盆的上方不应有插座。

                        14招:厨卫紧邻通风道

  厨房、卫生间应与通风道就近安排,这样有利于异味、废气等气体的迅速排出,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

                        15招:开关接口拉一拉

  检查一下开关、插座的牢固程度,尤其别忘了打开电话、电视的线路接口,用力拉一拉,看是否虚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7:59:26 | 只看该作者

钢筋安装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钢筋安装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钢筋工程是房建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项工程,其施工的正确性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目前,施工人员主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下简称《平法》)进行钢筋的安装。结合在工程实践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来加以分析。

  1.梁柱纵筋

  1)顶层端节点处是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应正确选择连接的构造详图,一种是柱纵筋伸入梁内,另一种是梁纵筋伸入柱内。前一种方式,柱纵筋伸入梁内与梁上部纵筋搭接长度≥1.5LaE,且至少要保证有65%AS1的柱纵筋伸入梁内,梁宽范围以外的柱纵筋可以伸入现浇板内。当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时,还应分两次截断,两个断点相距20d,当采用后一种方式时,梁纵筋伸入柱内竖直段长度≥1.7LaE.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时,也应分两次截断,断点相距20d,方式视柱施工缝留设位置而定。通常柱施工缝留在梁底或梁底下100毫米,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当采用第二种方式时,必须把柱的施工缝留在1.7LaE或1.7LaE +20d以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转换层的托墙梁上部纵筋,应按框支梁进行钢筋安装,而不能按一般框架梁来处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下简称《抗规》)7.5.4条第4款规定:“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这种情况下,柱施工缝必须留在外排纵筋的LaE以下。

  2.箍筋加密区框架梁、框支梁箍筋加密范围可依据《平法》构造详图按不同抗震等级选用,一般无多大问题,但框架柱箍筋加密范围常存在较大问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底层柱。《抗规》新增一条:底层柱根加密区≥Hn/3,Hn为柱净高,柱根是指地下室顶面,无地下室时,应为基础顶面(柱基基顶)起算,实际施工时柱根加密区常没达到这一要求。

  2)框支柱、角柱。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所有柱子箍筋都应沿全高加密,但是并非对所有角柱都要沿全高加密箍筋,只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才需加密。高层建筑的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有伸缩缝时,由于主楼与裙房的抗震等级是分别确定的,主楼部分的角柱可能需沿全高加密箍筋,裙房部分的角柱则可能不需要。

  3)特殊部位的柱。一般发生在楼梯间位置和填充墙部位。由于楼梯平台梁支承在框架柱上,往往使相邻两框架柱变为短柱(Hn/h<4),填充墙设置也会使相邻柱形成短柱,这些部位的柱应沿全高加密箍筋。

  3.腰筋腰筋实际上包括三种情况,梁侧面构造筋、抗扭筋、框支梁腰部纵筋。《平法》表示的施工图中,构造筋符号是G,抗扭筋符号是N,两者作用不完全相同,构造措施不一样,须引起注意。

  构造筋主要是为防止梁侧面产生收缩裂缝而构造设置。构造筋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为15d.

  抗扭筋是由抗扭计算确定的,目的是抵抗扭矩产生的斜裂缝,这种钢筋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应为LaE(La)。

  由于框支梁是偏心受拉构件,其腰部的纵筋可以起到承担拉力的作用,构造上要求直径不小于Φ16,间距不大于200mm,伸入柱内的锚固长度为LaE(La)。

  4.悬臂梁纵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有:梁上部第一排纵筋切断和纵筋在端部弯下条件的判断有误。过去设计悬臂梁时,只要满足抵抗负弯矩的要求,除两根角筋通长布置外,悬臂梁施工图中一般将其余第一排纵筋在0.75l处截断,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规》10.2.4条明文规定“在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中,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这里的上部应理解为第一排,原因是悬臂梁全长受负弯矩作用,临界斜裂缝的倾角明显偏小,不允许截断。不应截断的纵筋是否需在端部弯下,视l与hb的关系而定,若l>4hb,则在端部弯下;若l<4hb,不必弯下。但此时必须通长设置,如梁上部纵筋有二排时,第二排纵筋可以在0.75l处截断 .

  5.钢筋连接接头框架梁、柱纵筋连接方法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5.3条第四、五、六款均有规定。目前,梁、柱主筋已很少采用绑扎搭接方法,焊接连接、机械连接用得最多,隐蔽验收时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接头位置不对。接头位置要设在受力较小处。施工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力学知识,应当知道梁跨中正弯矩较大,支座附近负弯矩、剪力较大,柱端在水平力作用下弯矩较大,接头应尽量避开这些位置,事先要算好钢筋下料长度,梁上部纵筋接头尽量靠近跨中,下部纵筋(若要焊接)尽量远离跨中(建议设在梁箍筋加密区外且离支座ln/3的范围内)。柱筋接头尽量远离柱端,所有焊接接头均应避开梁、柱箍筋加密区,确实无法避开时,宜采用机械连接。

  2)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主要是要理解“同一连接区段”的概念,它指的是35d且不小于500mm的长度范围,凡接头中点位于此长度内的接头均视为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并且要求纵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该小于等于50%.对机械连接接头,也应改变原来的做法,《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修订版将其分为三个等级,I级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受限制,II级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III级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8:03:05 | 只看该作者

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几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裂缝分析及控制

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几个主要受力部位的裂缝分析及控制

    内容提要:本文就高层建筑结构的几个主要受力部位在混凝土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提出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工程中材料的特性决定了结构较易产生裂缝,从实践中来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相当一部分裂缝对建筑物的受力及正常使用无太大的危害,但裂缝的存在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会对钢筋产生腐蚀,是受力使用期应力集中的隐患,应当尽量在各方面给予重视,以避免裂缝的出现或把裂缝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几个特殊部位的裂缝分析
    1、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板
    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地下室愈做愈深,底板也愈来愈厚,厚度在3m以上的底板已屡见不鲜。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为主要的受力结构,整体要求高,一般一次性整体浇筑。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温度变化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升温阶段由于体积大,集聚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这样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外表面产生拉应力,由于此时混凝土的强度低,有可能产生表面裂缝。在降温阶段新浇混凝土收缩因存在较强的地基或基础的约束而不能自由收缩。升温阶段快,混凝土弹性模量低,徐变的影响大,所以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时产生的压应力。差值过大时,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最后有可能形成贯穿裂缝。为解决上述二类裂缝问题,必须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因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小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并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为计算温差,就要事先计算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它是混凝土浇筑温度、实际水化热温升和混凝土散热温度的总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浇筑后的3~7天。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Tmax可按下式计算:
    Tmax=To+(WQ)/(Cr)ξ+(F)/(5O)         (1)
    式中:T0——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W——每m3混凝土中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用量(kg/m3)
F——每m3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kg/m3)
Q——每kg水泥水化热(J/kg)
C——混凝土的比热
r——混凝土的密度
ξ——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见表1)
     
不同厚度的浇筑块散热系数
表1  
------------------------------------------------
厚度(m)  1.0  1.5  2.0  2.5  3.0  3.5 4.0 >4.0
ξ          0.23 0.35 0.48 0.61 0.73 0.83 0.95  1.0
------------------------------------------------
    实测资料显示,当基础板厚大于2米时,上述公式的相对误差在0.1%~1.3%之间,在计算温差后,即可计算出降温阶段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σ(2)xmax
    σxmax=Eα△T(1-(1)/(cosh βL/2))H(t,τ)………(2)
    式中: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0-5/℃)
△T——温差(℃)
L——板长(mm)
β=Cx/HE
H——板厚(mm) H>0.2L时,取H=0.2L
Cx——地基水平阻力系数(N/mm3)
H(t,τ)…考虑徐变后的混凝土松驰系数,
    其中,t——产生约束应力时的龄期,τ——约束应力延续时间。
    注意同期内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应转化为当量温差,计入△T一并计算σxmax。
    由(1)、(2)分析可知:为避免裂缝出现,主要是减少△T。可采用合理选用材料,降低水泥水化热,优化混凝土集料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具体控制措施见后。如有可能,减少浇筑长度L,增加养护时间减少降温速率以相应减少松驰系数对控制贯穿裂缝也有一定的意义。
    2、地下室混凝土墙板及楼板的裂缝分析
    地下室墙板的裂缝产生与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即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失水会产生收缩应变,在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达到最高点以后的降温过程会产生温度应变。但又有其特点:一是墙板受到基础、外围楼板受到地下室外墙的极大约束,这种约束远大于桩基对基础的约束,产生贯穿裂缝的机率大。二是内墙板及楼板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三是内外温差小,产生表面裂缝的机率小。四是养护困难,散热快、降温速率大,混凝土的松驰徐变优势难以利用,在气温骤变季节尤应注意。
    在计算板内最大拉应力时仍可利用公式(2),但有以下几点应注意:
    1)H取0.2L,L为整浇长度;
    2)Cx取值应大于1.5N/mm3因为连接部位有较强钢筋约束;
    3)计算温差△T时,要考虑底板及外墙(兼作围护情况下)紧靠土体,受环境温差小,而被它们约束的墙板及周边楼板在施工过程中基本同外界温度同步变化。
    4)若底板墙板施工间隔过长、外墙兼作围护时,则在计算混凝土收缩时应注意约束体与被约束体的收缩期不同,收缩量也不相同。
    3、高强混凝土裂缝分析
    目前高层建筑中已广泛使用C40~C60中高强混凝土,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C80~C120的高强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已有应用。由于高强混凝土采用的配合比设计多为低水灰比、高标号水泥、高水泥用量、使用高效减小剂及掺加超细矿粉。这样其收缩机制与普通混凝土就有所不同。
    高强混凝土由于其水泥用量大多在450~600kg/m3),是普通混凝土的1.5~2倍。这样在混凝土生成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而引起的体积收缩即自缩就大于普通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的机率也大于普通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因采用高标号水泥且用量大,这样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放热量大,将加大混凝土的最高温升,从而使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加大。在叠加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导致温度收缩裂缝。由于高强混凝土中水泥石含量是普通混凝土的1.5倍,在硬化早期由于水分蒸发引起的干缩也将大于普通混凝土。
    二、裂缝的控制措施
    1、设计措施
    1)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之间。
    2)避免结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3)在易裂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4)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时的气候特征,合理设置后浇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后浇缝间距20~30m,保留时间一般不小于60天。如不能预测施工时的具体条件,也可临时根据具体情况作设计变更。
    2、施工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的质量和技术标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尽量减少(1~1.5%以下)。
    2)细致分析混凝土集料的配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合理掺加塑化剂和减少剂。
    3)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夜间,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初凝温度。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或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4)根据工程特点,可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这样可以减少用水量,减少水化热和收缩。
    5)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提高密实度。
    6)混凝土尽可能晚拆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C5。
    7)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
    8)根据具体工程特点,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9)对于高强混凝土,应尽量使用中热微膨胀水泥,掺超细矿粉和膨胀剂,使用高效减水剂。通过试验掺入粉煤灰,掺量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8:06:34 | 只看该作者

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实施细则

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实施细则

1  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物资管理的内容与要求,适用于公司各项目经理部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
2  职责与分工
2.1 项目部供应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现场物资管理工作。
2.2物资计划员负责物资计划的编制、供方评价、限额领料、物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委派的物资采购及提运等工作。对保管员的工作有权提出要求和改进意见。
2.3仓库保管员负责入库物资的验收、保管保养、发放以及物资统计等工作。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现场物资管理原则:
计划采购、严格验收、规范仓储、定置堆放、限额领料、物尽其用。
3.2 计划采购管理
3.2.1物资计划员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工程项目施工预算、设计图纸、材料清单等资料,核算物资需用量,及时编制物资需用(平衡)计划和采购计划。物资计划应按“石油工业物资分类与代码”中规定的物资分类顺序排列,做到小类、中类有合计,大类有总计,要确保计划的准确性。
3.2.2严格物资计划审批程序。顾供物资需用计划按业主要求报有关部门审批,报出前需经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核;物资采购计划必须经供应部门负责人审核、由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杜绝无计划、超计划或计划审批手续不齐全采购,禁止非供应人员进行生产物资的采购。
3.2.3物资采购供方的确定必须执行公司《物资供方评价及选择程序》。
3.2.4物资入库验收执行公司《进货检验程序》、《物资验收及入库管理标准》。
3.2.5项目经理部物资供应必须按照公司《限额领料管理标准》全面实行限额供(领)料,搞好物资核销。供应部门既要保证物资的及时、均衡供应,又要控制材料成本,做到管供、管用、管节约。
3.3 仓储管理
3.3.1仓库的设置
3.3.1.1现场库房、料场的位置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选择和布置,做到布局合理、位置适当、整齐紧凑、道路畅通、地势平坦、便于排水防洪、无积水,利于加强物资管理,方便施工生产,以达到“方便、经济、安全”为目的。禁止预制厂设在仓库料场内。
3.3.1.2仓库面积的确定。仓库面积的确定是依据储存量和周转速度来决定,基本上取决于工程任务量的大小。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部,设简易库房6栋/360m2,可分为:阀门管件库、紧固件库、电器材料库、仪器仪表库、化工油漆库、油品库、焊材库、工具劳保杂品库、设备库等等;设料场5000 m2左右,可分为:管材区、板材区、型材区、周转材料区、设备电缆区、废料区等。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部库房数可相应合并减少,但至少设3栋库房,既要保证生产需要还应满足管理要求。
3.3.1.3做好仓库的安全防范工作。仓库有消防安全制度,有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及每天的检查记录。各种消防器具和防火沙池配备齐全,电源开关接线合理,电线无裸露,不准与铁房子直接接触。库房坚固耐用,门窗有铁防护栏杆,库内做好防雨、防潮措施。
3.3.2物资的保管保养
3.3.2.1按平面布置图摆放物资。仓库要有总平面布置图,库房、料场要有货架、货区平面布置图;库内要设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各类物资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分品种、规格存放,不准乱堆乱放。货架规格、层次要匀称一致,货架要编号排列整齐。
3.3.2.2物资摆放实行科学管理,做到“四号定位”,即以库-架-层-位(或场-区-排-位)来确定货位;力争做到“五五化”,即:五五成行,五五成垛,五五成串等。
3.3.2.3库存物资库房采用料签、料场采用标牌进行标识,料签、标牌要齐全,完整。料签统一购买规定的样式,料场标牌样式、尺寸和颜色应保持一致。对分割的物资要进行标识移植和确认。
3.3.2.4对特殊、贵重物资应设专柜保管,剧毒品应双人保管、收发,危险品应隔离存放。
3.3.2.5保管员对库存物资要进行日常性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做到“十不”(不锈、不潮、不冻、不腐、不霉、不坏、不丢、不混、不漏、不爆)。库存物资事故损失率应在0.1‰以下。
3.3.2.6保管员必须做到帐目日清月结,永续盘存,帐、卡、物、资金“四对口”,严禁帐外物资。保管员记帐要及时,文字、数据书写整洁清楚,不许自行更换帐页,不能用不允许的方式改错(刮、擦、挖、补、贴、涂),帐册改错率应在5%以下,单据改错率应在8%以下。
3.3.2.7仓库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帐册、凭证、单据、记录、报表等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保存期限5年以上。
3.3.2.8每季度要进行一次清仓盘点,对仓库物资的数量、质量、储存期限、积压、盈亏、维护保养、摆放等情况进行盘查,并编制库存器材盘点报表和库存物资收支存资金动态表,于季度末月28日前报公司。
3.4 工器具管理
3.4.1供应部门根据施工生产任务情况,确定本单位年度工器具费用指标。
3.4.2工器具要设专库,按品种规格存放,妥善保管。供应部门要针对各施工队(班组)分别建立工器具借用台帐。
3.4.3工器具的使用实行借用制。领用时由供应部门专人负责审批,由保管员及时登记工器具的领、退、借用情况。施工队(班组)领出的工器具也要进行登记,由使用人负责保管,专用工器具要有专人(或兼职)管理,严格执行工器具借用和保管责任制度。
3.4.4已配发的各种工器具超过使用周期、性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再次领用时,一律实行交旧领新,对不交旧品者,按新工具价格的10%收取旧品费;工器具不到规定的使用年限损坏或丢失,领新工具时要按适当比例交款。
3.4.5供应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工器具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提高工器具的使用寿命,节约开支。
3.4.6职工调出所在单位,所用工具必须全部收回,否则供应部门不对其调令手续进行会签。
3.5 周转材料管理
3.5.1各种周转材料、胎具、工装卡具要建立台帐,由专人管理,实行租用或借用制。
3.5.2周转材料在使用前要进行除锈、防腐,并刷油漆作出标记。枕木两端500mm处用铁丝捆扎,钢跳板、钢脚手架及扣件数量要配套。周转材料不准切割改做它用。
3.5.3周转材料要妥善保管。要与其他库存物资分开单独存放,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木制品要垫起,避免受潮变形、腐烂。
3.5.4周转材料使用后要及时回收,集中保管。工程结束后,周转材料要成箱成捆包装,防止丢失、损坏,便于运输。
3.6 焊接材料管理
3.6.1焊接材料库房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必要时,应配置暖风机、除湿机,以保证室内温度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60%。保管员应按要求定时观测并填写“库房温度、湿度记录表”,记录要准确、清晰、整齐。
3.6.2库房应保持干燥、清洁,焊接材料必须放置在距地、墙300mm的拖板或货架上。
3.6.3焊接材料应按不同的牌号、规格、批号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3.6.4建立焊材烘干室,由专人负责管理。焊材的烘干、发放与回收要做好记录,记录要清晰、整齐、准确。烘干焊接材料实行定额发放,回收焊条和焊条头。低氢、合金及不锈钢焊条头回收率在98%以上。施工现场设焊条头回收箱,现场不准有散失焊条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特别声明:本站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和网站会员上传,若侵犯作者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管理员:〖快乐小屋〗 QQ:273469910 邮箱:273469910@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天端--工程在线】    

GMT+8, 2024-12-27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