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端--工程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龙翔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珠江黄埔大桥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技术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6-11-16 21:37:40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三、翼板部分
受力结构与中间部分相同
总结以上的计算结果,贝雷片数量计算结果为:
中间部分:2;腹板部分2;翼板部分2。
由于箱粱支架受力的不均衡性和计算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箱粱非均布荷载,所以箱梁支架横向贝雷片数量选用15片,贝雷片数量选用结果为:
中间部分:2.5;腹板部分3;翼板部分2。
横向布局为
13m=(1.5+1.0+0.8+0.6+0.6+1+1+1+1+0.6+0.6+0.8+1.0+1.5)m
纵向布局为
27m=(6+3+9+3+6)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纵梁6米变截面跨两端支座的荷载分配系数为:
中支座:0.48             边支座:0.52



















第六章 分配梁和支墩计算
箱梁支架结构层次图
  由于箱梁纵向为变截面和横向的不均匀分布,所以计算时纵向分为跨中部分和梁端部分,横向分为中间部分、侧面部分。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总体提高1.3倍进行计算。
分配梁
由于横梁已经分配一次荷载,所以分配梁采用均布荷载简支梁计算。
分配梁选用3根40b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1139cm3,I=22781cm4,b=12.5mm,I/S=33.6cm

跨中部分
 一、中间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底模、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模和支架采用 。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纵向中间部分(3+9+3)米三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4.5+1.5)米范围,中间部分按照跨度2.6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6-11-16 21:37:56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三、翼板部分
受力结构与中间部分相同
总结以上的计算结果,贝雷片数量计算结果为:
中间部分:2;腹板部分2;翼板部分2。
由于箱粱支架受力的不均衡性和计算模式的局限性以及箱粱非均布荷载,所以箱梁支架横向贝雷片数量选用15片,贝雷片数量选用结果为:
中间部分:2.5;腹板部分3;翼板部分2。
横向布局为
13m=(1.5+1.0+0.8+0.6+0.6+1+1+1+1+0.6+0.6+0.8+1.0+1.5)m
纵向布局为
27m=(6+3+9+3+6)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纵梁6米变截面跨两端支座的荷载分配系数为:
中支座:0.48             边支座:0.52



















第六章 分配梁和支墩计算
箱梁支架结构层次图
  由于箱梁纵向为变截面和横向的不均匀分布,所以计算时纵向分为跨中部分和梁端部分,横向分为中间部分、侧面部分。采用容许应力计算不考虑荷载分项系数,总体提高1.3倍进行计算。
分配梁
由于横梁已经分配一次荷载,所以分配梁采用均布荷载简支梁计算。
分配梁选用3根40b工字钢,设计受力参数为:
W=1139cm3,I=22781cm4,b=12.5mm,I/S=33.6cm

跨中部分
 一、中间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底模、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模和支架采用 。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纵向中间部分(3+9+3)米三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4.5+1.5)米范围,中间部分按照跨度2.6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6-11-16 21:38:26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二、侧面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外模板和支架均采用75Kg/m2。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纵向侧面部分(3+9+3)米三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4.5+1.5)米范围,中间部分按照跨度3.9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梁端部分
  一、中间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底模、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模和支架采用 。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墩侧中间部分(6(跨中断面)+2(梁端断面))米两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3(跨中断面)+1(梁端断面))米范围,中间部分按照跨度2.6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6-11-16 21:38:59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2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二、侧面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外模板和支架均采用75Kg/m2。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墩侧侧面部分(6(跨中断面)+6(梁端断面))米两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3(跨中断面)+3(梁端断面))米范围,墩侧部分按照跨度3.9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支墩的承载力为:
墩侧(5个从左向右排列):
456.3KN , 705.9KN , 499.2KN , 705.9KN ,  456.3KN
跨中(5个从左向右排列):
448.0KN , 755.2KN , 614.4KN , 755.2KN ,  448.0KN
支墩计算
钢管支墩的容许荷载
钢管支墩按两端铰接的受压构件计算,计算按照横联长度l=6米计算;
φ410×8mm的普通焊管立杆截面几何特性
面积:
回转半径:
长细比:
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
由 查表得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计算指南》规定,支架系统取1.5倍的安全系数,所以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容许承载力:

φ513×8mm的普通焊管立杆截面几何特性
面积:
回转半径:
长细比:
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
由 查表得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计算指南》规定,支架系统取1.5倍的安全系数,所以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容许承载力:

根据计算得钢管满足承载力要求。
地基承载力计算
三根中间支墩
  中间支墩承载力要求为755.2KN。
扩大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4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加设间距20cm的直径16mm的钢筋网,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3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底部增加二层扩大基础,基础为5.5×2.5×0.5的M12.5号浆砌片石,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200Kpa。
挖孔桩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中间三个支墩采用直径1.2米,嵌入承载力为8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1139.3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2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7.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7.0         50.0         250.0
                                    
                                    
        桩长        7.00                   
        合    计                          250.0
        桩侧摩阻力        490.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8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7.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1321.6                   
        桩底容许承载力        747.3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99.0
        [P]        1139.3         1.25[P]        1424.1











中间三个支墩采用直径1.5米,嵌入承载力为5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1106.5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5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486.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5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85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752.1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132.5
        [P]        1106.5         1.25[P]        1383.1
两根侧面支墩
  侧面支墩承载力要求为456.3KN。
扩大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3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加设间距20cm的直径16mm的钢筋网,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2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底部增加二层扩大基础,基础为5.5×2.5×0.5的M12.5号浆砌片石,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100Kpa。
挖孔桩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侧面两个支墩采用直径1.0米,嵌入承载力为7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715.2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0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329.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7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113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444.2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58.9
        [P]        715.2         1.25[P]        894.0
侧面两个支墩采用直径1.2米,嵌入承载力为5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789.2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2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392.7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5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85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481.3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84.8
        [P]        789.2         1.25[P]        98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6-11-16 21:39:06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2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二、侧面部分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混凝土竖向荷载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模板和支架:横梁和纵梁采用 ,内外模板和支架均采用75Kg/m2。

(2)、混凝土

(3)、人群机具:

(4)、倾倒:

(5)、振捣:

(6)、其他荷载:分配梁荷载为240Kg/m

墩侧侧面部分(6(跨中断面)+6(梁端断面))米两跨简支梁,中间分配梁承载最大的是(3(跨中断面)+3(梁端断面))米范围,墩侧部分按照跨度3.9米的简支梁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单位:mm
1、强度计算:
荷载组合采用1+2+3+4+5+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荷载组合采用1+2+6,所以
      
考虑1.3倍安全系数:

  

满足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支墩的承载力为:
墩侧(5个从左向右排列):
456.3KN , 705.9KN , 499.2KN , 705.9KN ,  456.3KN
跨中(5个从左向右排列):
448.0KN , 755.2KN , 614.4KN , 755.2KN ,  448.0KN
支墩计算
钢管支墩的容许荷载
钢管支墩按两端铰接的受压构件计算,计算按照横联长度l=6米计算;
φ410×8mm的普通焊管立杆截面几何特性
面积:
回转半径:
长细比:
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
由 查表得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计算指南》规定,支架系统取1.5倍的安全系数,所以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容许承载力:

φ513×8mm的普通焊管立杆截面几何特性
面积:
回转半径:
长细比:
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进行强度计算
由 查表得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计算指南》规定,支架系统取1.5倍的安全系数,所以钢管支架立杆按轴心受压容许承载力:

根据计算得钢管满足承载力要求。
地基承载力计算
三根中间支墩
  中间支墩承载力要求为755.2KN。
扩大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4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加设间距20cm的直径16mm的钢筋网,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3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底部增加二层扩大基础,基础为5.5×2.5×0.5的M12.5号浆砌片石,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200Kpa。
挖孔桩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中间三个支墩采用直径1.2米,嵌入承载力为8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1139.3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2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7.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7.0         50.0         250.0
                                    
                                    
        桩长        7.00                   
        合    计                          250.0
        桩侧摩阻力        490.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8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7.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1321.6                   
        桩底容许承载力        747.3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99.0
        [P]        1139.3         1.25[P]        1424.1











中间三个支墩采用直径1.5米,嵌入承载力为5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1106.5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5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486.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5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85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752.1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132.5
        [P]        1106.5         1.25[P]        1383.1
两根侧面支墩
  侧面支墩承载力要求为456.3KN。
扩大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3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基础底部加设间距20cm的直径16mm的钢筋网,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200Kpa。
支墩下面做1.5×1.5×0.5的C25混凝土基础,底部增加二层扩大基础,基础为5.5×2.5×0.5的M12.5号浆砌片石,所以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

不考虑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轴心受压计算,地基承载力控制为100Kpa。
挖孔桩基础:(支墩底部垫0.5×0.5米的钢板)
侧面两个支墩采用直径1.0米,嵌入承载力为7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715.2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0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329.9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7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113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444.2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58.9
        [P]        715.2         1.25[P]        894.0
侧面两个支墩采用直径1.2米,嵌入承载力为500KPa的岩石0.5米,计算承载力为789.2KN,计算结果如下:
         墩台号        中间        设计桩径        1.2
        地面或一般冲刷线高程        0        承台底高程        0.0
        桩顶或局部冲刷线高程        0.0         设计桩底高程        -6.0
桩  侧     承载力        土层名称        层底高程        桩周极限摩阻力(τi)        τi*Li
        素填土        0.0         0        0.0
        风化岩        -2.0         0        0.0
                 -6.0         50.0         200.0
                                    
                                    
        桩长        6.00                   
        合    计                          200.0
        桩侧摩阻力        392.7
桩  底     承载力        桩底地基容许承载力[σ0]        500.0         清底系数  m0        1.0
        桩侧土容重  r2        9        修正系数  λ        0.7
        深度修正系数  k2        4        桩尖埋置深度 h        6.0
        桩尖土的极限承载力σR        851.2                   
        桩底容许承载力        481.3
单桩容许承载力        1/2桩自重                          84.8
        [P]        789.2         1.25[P]        98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6-11-16 21:40:24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1 工程概况
xxxx段第一标段,起点桩号为K342+176,终点桩号为ZK344+721和YK3426+930,主线里程长2.754Km,总工期28个月。
1.1地形、地貌与气象水文
本段路线所经区域为山岭重丘区,地貌属皖南山区中部的高中山、低山丘陵.
1.2桥梁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
本合同段共有x座桥,xx桥合称特大桥,具体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如下表所示。
名称        桥跨布置        最高墩        联数        跨数
0#桥                 19m        1        6
1#桥                 19m        2        11
2#桥                 23m        3        15
3#桥                 27m        6        26
4#桥                 27m        3        14
合计                                72
1.3线路走向
0#~4#桥处于曲线上,最小半径为412.37米,最大半径为760米, 其中3#桥处于没有加直线的两段反向曲线上。具体线路走向特点见下表:
名   称        位  置        曲 线 元 素
1#桥        整幅桥的右幅桥        位于760m半径的园曲线上
2#桥        整幅桥的左幅桥        位于760m半径的园曲线上
3#桥        右幅桥        位于760m半径的园曲线、缓和曲线和416.744m的缓和曲线、园曲线上
4#桥        左幅桥        位于760m半径的园曲线、缓和曲线和416.744m的缓和曲线、园曲线及直线上
5#桥        右幅桥        位于412.37m半径的园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上
1.4梁部工程简介
桥预应力现浇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梁高250cm,梁底宽度565cm,箱梁顶宽1225cm,有40m跨和35m跨两种;40m跨单跨混凝土350m3,35m跨单跨混凝土290m3。由于桥梁分布于不同的曲线上,将墩台呈放射状、向心布置,调整现浇段长度,但翼缘板外缘必须按照实际曲线线性和实际宽度浇注。
1.5工程数量
序 号        材料名称与规格        单   位        数   量
1        C50混凝土        m3        24895.97
2        Ⅱ级钢筋        Kg        3717211.4
3        钢绞线φj15.24        Kg        958852.46
2 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图纸意图,本项目现浇箱梁为逐孔跨立架现浇、分次张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根据项目部现有设备和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采用钢管柱做支撑、贝雷架做主纵梁,组合形成现浇支架,以解决高墩、山地、跨越河沟、防止洪水冲刷等问题,代替设计采用的满堂支架法施工。
支架的结构形式为:把钢管支墩制作成排架结构形式,每排单根的钢管柱用型钢联结成整体,作为支架支撑墩;上部用贝雷架和专用的横向联结构件组成桁架梁作连续梁式支架,作为箱梁现浇支架。用固定在贝雷架主弦杆上的方木作标高调整构件。钢管柱直径采用 416 、δ=6  (按照最不利管径取值),贝雷架为 321型 (高1.5 ,每节长3.0 )。为能连续施工,采用一套支架单幅三跨布置,支墩排架则按照四跨布置。整体布置如附图所示。
3 支架的设计和施工
3.1 贝雷架桁架的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6-11-16 21:41:15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1.1贝雷架布设
每跨箱梁现浇砼的数量为 ,贝雷桁梁每片外形尺寸为150 ×300 ×18 (长×高×厚),重量270 ,Φ50 插销剪力Q=50 ,容许弯矩[M]=75 。沿箱梁横向布置贝雷片12道,间距均匀布置,其容许承载力[m]=900 左右,可以满足12m跨径全截面箱梁浇筑的需要。桁架顶部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或铁钉与贝雷片的主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底板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调整方木),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使用长度为3m的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贝雷片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沿支架纵向每1.8 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片整体受力。
3.1.2贝雷架的加固
贝雷架上、下均使用专用的标准配件(联结系槽钢和U型螺栓等)横向联结成受力整体,横联沿桥梁纵向间距为2 ;贝雷架顶面铺设10*10cm方木,间距为50 ,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底部支垫5厘米厚杂木楔并保证方木顶面平顺;用铁丝将方木绑扎在贝雷架顶,同时起到横联的作用。
3.2钢管柱支墩的设计
3.2.1钢管柱支墩布设
采用 416 、δ=6 钢管,(由于钢管桩的锈蚀,其它所有规格的钢管桩都以它来计算)。根据桥梁的不同跨距均采用同一种支墩形式,40米、35米跨距每跨纵向平面布置是在翼板下沿处设置4排、靠近墩位的临时支墩每排设4根,跨中的双排钢管桩横向每排设5根,一跨内共计28根钢柱;钢管柱顶布沿桥横向布设2根I40并排工字钢,工字钢上沿桥纵向布置12片标准贝雷桁架。且钢管柱的布设位置,要保证横向工字钢能支撑于贝雷片的有竖杆的接点处,不能位于弦杆的中间,防止弦杆被压弯或破坏。
3.2.2钢管柱支墩加固方案
主要问题是确定钢管支墩单肢强度和上部支承梁承受能力相匹配。以及钢管支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
在保证每排钢管排架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证钢管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具体措施:将钢管桩顶部与工字钢焊接或栓接牢靠,底部与预埋钢板焊接或栓接,每3m沿钢管高度方向用[10焊接一道纵横向支撑,增强钢管的刚度;位于同一墩位两侧的两排钢管桩,顶部用[10连接形成上平联,两排间用[10做成人字支撑根据高度连接几道。钢管柱的底部采用刚结形式,以减少钢管柱压杆自由计算长度,提高钢管柱的整体稳定性。使两排钢管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检算资料附后。
3.3现浇支架的施工
3.3.1施工流程









3.3.2钢管支墩基础处理
预先精确计算并放设基础平面位置,部分支墩基础可以利用桥梁承台,不足部分用C20混凝土浇注。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基础不均匀下沉,在倾斜岩面上要凿平或凿成台阶状,清除浮渣。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施工,要求混凝土内实、表面平整;预埋螺栓时精确对位。
3.3.3工字钢横梁架设
在钢管支墩顶布设2I40并排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成共同受力的整体,并与钢管柱联结牢靠。同一墩位两侧的横梁用[10角钢平联联结成整体,以防止单片贝雷架在横梁上拖拉时发生工字钢横梁倾覆。
3.3.4贝雷架拼接和安装
贝雷架桁架由单个标准构件用钢销拼装成整体,单片标准构件270kg。由于1~5#桥都有桥头路基,且在支架拼装之前路基能够初步成形,作为拼装场地,配合吊车和纵向牵引卷扬机便可完成贝雷架拼装就位工序。贝雷架安装就位后,在下底面沿支架纵向每2.0 使用贝雷架配套的I16工字钢横联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架整体受力;在顶面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与贝雷架的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箱梁底模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对口杂木楔),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片贝雷架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6-11-16 21:41:22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1.1贝雷架布设
每跨箱梁现浇砼的数量为 ,贝雷桁梁每片外形尺寸为150 ×300 ×18 (长×高×厚),重量270 ,Φ50 插销剪力Q=50 ,容许弯矩[M]=75 。沿箱梁横向布置贝雷片12道,间距均匀布置,其容许承载力[m]=900 左右,可以满足12m跨径全截面箱梁浇筑的需要。桁架顶部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或铁钉与贝雷片的主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底板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调整方木),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使用长度为3m的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贝雷片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沿支架纵向每1.8 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片整体受力。
3.1.2贝雷架的加固
贝雷架上、下均使用专用的标准配件(联结系槽钢和U型螺栓等)横向联结成受力整体,横联沿桥梁纵向间距为2 ;贝雷架顶面铺设10*10cm方木,间距为50 ,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底部支垫5厘米厚杂木楔并保证方木顶面平顺;用铁丝将方木绑扎在贝雷架顶,同时起到横联的作用。
3.2钢管柱支墩的设计
3.2.1钢管柱支墩布设
采用 416 、δ=6 钢管,(由于钢管桩的锈蚀,其它所有规格的钢管桩都以它来计算)。根据桥梁的不同跨距均采用同一种支墩形式,40米、35米跨距每跨纵向平面布置是在翼板下沿处设置4排、靠近墩位的临时支墩每排设4根,跨中的双排钢管桩横向每排设5根,一跨内共计28根钢柱;钢管柱顶布沿桥横向布设2根I40并排工字钢,工字钢上沿桥纵向布置12片标准贝雷桁架。且钢管柱的布设位置,要保证横向工字钢能支撑于贝雷片的有竖杆的接点处,不能位于弦杆的中间,防止弦杆被压弯或破坏。
3.2.2钢管柱支墩加固方案
主要问题是确定钢管支墩单肢强度和上部支承梁承受能力相匹配。以及钢管支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
在保证每排钢管排架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证钢管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具体措施:将钢管桩顶部与工字钢焊接或栓接牢靠,底部与预埋钢板焊接或栓接,每3m沿钢管高度方向用[10焊接一道纵横向支撑,增强钢管的刚度;位于同一墩位两侧的两排钢管桩,顶部用[10连接形成上平联,两排间用[10做成人字支撑根据高度连接几道。钢管柱的底部采用刚结形式,以减少钢管柱压杆自由计算长度,提高钢管柱的整体稳定性。使两排钢管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检算资料附后。
3.3现浇支架的施工
3.3.1施工流程









3.3.2钢管支墩基础处理
预先精确计算并放设基础平面位置,部分支墩基础可以利用桥梁承台,不足部分用C20混凝土浇注。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基础不均匀下沉,在倾斜岩面上要凿平或凿成台阶状,清除浮渣。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施工,要求混凝土内实、表面平整;预埋螺栓时精确对位。
3.3.3工字钢横梁架设
在钢管支墩顶布设2I40并排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成共同受力的整体,并与钢管柱联结牢靠。同一墩位两侧的横梁用[10角钢平联联结成整体,以防止单片贝雷架在横梁上拖拉时发生工字钢横梁倾覆。
3.3.4贝雷架拼接和安装
贝雷架桁架由单个标准构件用钢销拼装成整体,单片标准构件270kg。由于1~5#桥都有桥头路基,且在支架拼装之前路基能够初步成形,作为拼装场地,配合吊车和纵向牵引卷扬机便可完成贝雷架拼装就位工序。贝雷架安装就位后,在下底面沿支架纵向每2.0 使用贝雷架配套的I16工字钢横联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架整体受力;在顶面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与贝雷架的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箱梁底模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对口杂木楔),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片贝雷架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6-11-16 21:41:30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1.1贝雷架布设
每跨箱梁现浇砼的数量为 ,贝雷桁梁每片外形尺寸为150 ×300 ×18 (长×高×厚),重量270 ,Φ50 插销剪力Q=50 ,容许弯矩[M]=75 。沿箱梁横向布置贝雷片12道,间距均匀布置,其容许承载力[m]=900 左右,可以满足12m跨径全截面箱梁浇筑的需要。桁架顶部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或铁钉与贝雷片的主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底板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调整方木),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使用长度为3m的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贝雷片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沿支架纵向每1.8 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片整体受力。
3.1.2贝雷架的加固
贝雷架上、下均使用专用的标准配件(联结系槽钢和U型螺栓等)横向联结成受力整体,横联沿桥梁纵向间距为2 ;贝雷架顶面铺设10*10cm方木,间距为50 ,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底部支垫5厘米厚杂木楔并保证方木顶面平顺;用铁丝将方木绑扎在贝雷架顶,同时起到横联的作用。
3.2钢管柱支墩的设计
3.2.1钢管柱支墩布设
采用 416 、δ=6 钢管,(由于钢管桩的锈蚀,其它所有规格的钢管桩都以它来计算)。根据桥梁的不同跨距均采用同一种支墩形式,40米、35米跨距每跨纵向平面布置是在翼板下沿处设置4排、靠近墩位的临时支墩每排设4根,跨中的双排钢管桩横向每排设5根,一跨内共计28根钢柱;钢管柱顶布沿桥横向布设2根I40并排工字钢,工字钢上沿桥纵向布置12片标准贝雷桁架。且钢管柱的布设位置,要保证横向工字钢能支撑于贝雷片的有竖杆的接点处,不能位于弦杆的中间,防止弦杆被压弯或破坏。
3.2.2钢管柱支墩加固方案
主要问题是确定钢管支墩单肢强度和上部支承梁承受能力相匹配。以及钢管支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
在保证每排钢管排架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证钢管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具体措施:将钢管桩顶部与工字钢焊接或栓接牢靠,底部与预埋钢板焊接或栓接,每3m沿钢管高度方向用[10焊接一道纵横向支撑,增强钢管的刚度;位于同一墩位两侧的两排钢管桩,顶部用[10连接形成上平联,两排间用[10做成人字支撑根据高度连接几道。钢管柱的底部采用刚结形式,以减少钢管柱压杆自由计算长度,提高钢管柱的整体稳定性。使两排钢管形成一个受力整体。
检算资料附后。
3.3现浇支架的施工
3.3.1施工流程









3.3.2钢管支墩基础处理
预先精确计算并放设基础平面位置,部分支墩基础可以利用桥梁承台,不足部分用C20混凝土浇注。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基础不均匀下沉,在倾斜岩面上要凿平或凿成台阶状,清除浮渣。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施工,要求混凝土内实、表面平整;预埋螺栓时精确对位。
3.3.3工字钢横梁架设
在钢管支墩顶布设2I40并排工字钢,两根工字钢焊接成共同受力的整体,并与钢管柱联结牢靠。同一墩位两侧的横梁用[10角钢平联联结成整体,以防止单片贝雷架在横梁上拖拉时发生工字钢横梁倾覆。
3.3.4贝雷架拼接和安装
贝雷架桁架由单个标准构件用钢销拼装成整体,单片标准构件270kg。由于1~5#桥都有桥头路基,且在支架拼装之前路基能够初步成形,作为拼装场地,配合吊车和纵向牵引卷扬机便可完成贝雷架拼装就位工序。贝雷架安装就位后,在下底面沿支架纵向每2.0 使用贝雷架配套的I16工字钢横联设置横向钢结构连接系一道,以保证贝雷架整体受力;在顶面横向布设10 ×10 的方木,间距50 ,用铁丝与贝雷架的弦杆绑扎牢靠(为调整箱梁底模的高程,在主弦杆的顶面预先绑扎对口杂木楔),在箱室肋部,方木加密一半,间距25 ;方木交错布置,使得同一片贝雷架上的方木接头不得超过50%,作为底模板横肋,同时作为支架的上部水平连接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6-11-16 21:42:21 | 只看该作者

方 案

3.3.5贝雷架的滑移
贝雷架采用单片滑移。贝雷架横向连接解除后,采用3t的倒链把贝雷架横移至横梁的宽出部分,在横移时加强横向约束,以防止贝雷片倾覆;纵移时逐片采用3t卷扬机通过牵引绳慢速拖拉贝雷架到下一跨预先设置的钢管支墩上,并单片横向固定;在12片都纵移到位后,进行横向连接。
3.3.6支架拆除流程如下:
3.3.6.1落架程序
落架是现浇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落架顺序的确定应根据变形“从大到小”的原则来确定,即先卸落变形较大的位置,后卸落变形较小的位置,横桥向应同步进行。落架分级循环进行,先从变形较大的位置开始,逐渐向变形较小的位置进行。卸落支架时,跨中的变形较大,如果卸落量控制不当,容易造成临时墩支点处受力较大的情况,造成卸落困难,如果采用强拖硬拽的方法,容易对梁体产生冲击荷载。单跨现浇梁支架落架时,采用从跨中向两边顺序进行,由跨中向两端敲掉调平木楔,移掉方木,然后拆除模板。
3.3.6.2钢管柱排架的拆除
松掉螺栓或气焊直接割除焊接接头将每根钢管的解除接头联结,依照顺序钢管落架。在钢管拆卸时注意不得磕碰,防止损坏钢管。
3.4支架预压
3.4.1主要试验程序
根据本桥设计图纸要求,支架必须采用等载预压;根据现浇连续梁施工安排,我部拟定在2#桥第二跨进行预压试验,取得相关试验数据后,确定其它孔的支架变形参数,作为其他跨梁体现浇支架施工时梁体底模标高调整的重要依据。
3.4.2预压范围
沿桥梁纵向: 3#桥第二跨整垮
纵向加载跨度图示:
沿桥梁横向:根据支架模型宽度和荷载分布,以箱梁中心线对称,在宽度为975cm的范围内加载。
横向加载跨度图示:

3.4.3预压顺序
由于预压结果与加载顺序有较大关系,为得到箱梁现浇过程支架的较为准确的变形,在预压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和混凝土浇筑程序确定其加载程序。本项目现浇混凝土拟定为梁体混凝土全断面一次、分层浇筑,因此在预压范围内由1#墩开始全断面分层铺压,一层铺满后再铺下一层。
加载顺序具体分层、分荷方法如下:①底模、侧模、内模、钢筋、钢筋机具,人员荷载等;②混凝土浇筑时荷载:a 分层浇筑时底板和腹板混凝土重;b 顶板混凝土重量以及浇筑混凝土时的泵管和人员荷载。
3.4.4预压材料:沙袋(中粗砂)。
3.4.5预压参数表
3.4.5.1 荷载计算:
加载宽度范围每延米钢筋混凝土重量:
           
加载宽度范围每延米模板重量:
外模:                   (说明:47米外模重量为103t)
内模:0.63  
施工人员和料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则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按《桥涵手册》下册第15~16页的参考值取 ,则
  
混凝土输送泵管及管内混凝土重量:
     混凝土输送泵管:
     混凝土输送泵管内混凝土:
每延米荷载总计:22.75+2.19+0.63+1.84+2.45+0.013+0.031=29.904
3.4.5.2 沙袋实物计算:
物设部提供数据:中粗沙  1.52                
加载宽度范围每延米沙袋数量:
     需要砂子:
40米跨均部共需砂子:   
3.4.6加载方法
连续梁支架做好,在铺设底模之前,进行加载。加载过程有专人指挥,并有专人司称、专人点数,严格控制荷载分布。每铺满一层后应停30min,及时按布置的点位测量支架变形值,全部加载完成后持荷72小时。使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下图测点测量最终沉降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特别声明:本站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和网站会员上传,若侵犯作者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管理员:〖快乐小屋〗 QQ:273469910 邮箱:273469910@qq.com

QQ|Archiver|手机版|【天端--工程在线】    

GMT+8, 2025-4-26 20: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