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米厚板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
某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三层,全高七十二米,总建筑面积36428m2,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一至三层裙楼为商用房,四层以上分成2栋独立的塔楼,为高级住宅,裙楼三层顶板(2700m2)设计为2m厚(内设1.5m×2m暗梁)的板式结构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一、施工方案的确定
针对该转换层荷载较大,对模板支撑休系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板厚2m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的特点,经研究决定按叠合结构施工原理,将转换层混凝土分两层浇筑,即先浇筑0.6厚混凝土,待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后,再浇筑剩佘的1.4m厚混凝土。此方案利用先浇筑的0.6m厚混凝土板和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荷载,充分发挥了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简化了模板支撑体系。
二、施工方法
1.模板工程
转换层模板工程在第一步0.6m厚混凝土浇筑前全部完成。模板支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钢管使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立杆用整根钢管,中间不设接头,间距为0.5m×0.5m,立杆下满铺2.5mm厚木板,水平方向设拉杆4道。模板采用钢模,主板使用P3012,拼装时全部U形卡上齐。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下加设1个扣件,以增大抗滑移能力,顶端横杆上放10cm×10cm木檀条,间距为40cm。转换层的侧模用M12螺栓与暗梁主筋连接,横间距为0.5米,外部与模板背楞固定。经验算,上述模板支撑体系满足第一步0.6米厚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在转换层施工期间,首层和二层的梁板支撑均不拆除。在第一步0.6m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第二步1.4m厚混凝土浇筑前,松开三层模板支撑顶端横杆与立杆的扣件进行卸荷,然后在全部上紧,以使第一步0.6m厚混凝土板和模板支撑体系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在第二步1.4m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全部模板及支撑。
2.钢筋工程
转换层钢筋工程在第一步0.6m厚混凝土浇筑前全部完成。先绑扎转换层底排钢筋然后安装钢筋支架和绑扎暗梁钢筋,最后绑扎转换层上排钢筋,由于施工现场狭小,工程使用的钢筋全部在加工厂集中制作成型,运到现场安装。转换层钢筋总量1300t,70%为大直径钢筋,大直径钢筋连接采用套筒冷挤压工艺,在加工厂先进行一端的套筒挤压,运至现场安装时,再进行另一端套筒挤压。转换层上,下层钢筋的支架用工字钢制作,间距4m。钢筋保护层垫块使用5cm×5cm、25mm厚花岗岩板块,间距0.6m。
3.混凝土工程
⑴混凝土配合比
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提前进行了试配,采用“三掺”技术,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适量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湿度裂缝的出现,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掺加适量UEA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出现;掺加适量缓凝早强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实际试配制作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养状态下,3d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2.75%。
⑵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按叠合结构中对叠合面的要求,处理先浇筑的0.6m厚的混凝土所形成的水平施工缝。施工中我们采取了在先浇筑的0.6m厚混凝土表面均匀铺撒一层粒径3~6cm石子的措施,使石子一半埋入混凝土中,一半露在外面,满足叠合面应有不小于6mm厚自然粗糙面的要求,保证了混凝土的结合。石子在使用前进行筛选,清除片状,针状石子,并进行冲洗。
⑶混凝土浇筑
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混凝土。通过检测第一步0.6m厚混凝土浇筑时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以确定第二步1.4m厚混凝土的浇筑日期。
⑷混凝土测温
使用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出罐,入模温度及大气温度,使用热电偶定期测量混凝土浇筑后上、中、下部温度,并对测温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动态控制。
⑸混凝土养护
转换层两次浇筑混凝土均在冬季,按冬期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0.6m厚混凝土浇筑后,在转换层上排钢筋网片上先铺一层彩条布,再铺塑料布和岩棉被各一层。第二步1.4m厚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布和二层岩棉被。通过采取上述措施防止了混凝土因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的现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