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通常在设计中,我们是写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作法如下:后浇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水中养护14天的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15%。后浇带中梁、板钢筋跨内均增加20%,后浇带应待主体结构完成60天且沉降稳定后再用较相邻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膨胀砼浇注。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梁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作用
1.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一、施工工艺
1.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予留,并按设计规定的时间先浇筑混凝土,一般宽度为800mm—l000mm,间隔一般为30—40m,贯通整个结构的横截面,将结构划分为几个独立区段,但不定直线通过一个开间,以避免钢筋100%有搭接接头。后浇带一般从粱、板分跨部通过或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粱处通过,板、墙的钢筋格接长度为45d,梁的主筋可以不断开,使其保持一定联系。
2.若上述部分设计有明确要求的;严格按图纸施工。
3.后浇带共有四种形式:平直缝b阶梯缝、凸形缝和凹形缝。若设计无明确要求,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
4.在施工基础垫层时,宜将后浇带处基础垫层降低50~100mm,以便处理施工缝、清除垃圾和排除积水。雨期施工时,后浇带应每间隔50m设置集水坑,以便及排除雨水和养护用水。
5.后浇带四周应砌砖围护,顶部应遮盖,以防施工过程中垃圾等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结合面。
6.后浇带施工缝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培头板作侧模,培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
7.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伽网或钢丝队网械陈稽解)。朗混凝土的钠,细办水冲洗。
8.钢筋若采用断离法,则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有加强附加钢筋的,还需视附加钢筋具体位置穿插施工。
9.后浇带两姻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龄期后,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案和规定的时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高度。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
10.后浇带施工缝处理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视工程特点按规定逐层拆除模板。
11.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应在12h内覆盖浇水养护14d,养护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12.冬季施工:水和砂子根据冬季施工方案规定加热并加外加剂提高强凝土入模朗,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降温不宜超过5℃/h。拆模时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得超过15℃。
二、质量标准
l.保证项目
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接头中使用的钢筋和型钢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1.2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1.3带有颗粉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1.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位置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1.5混凝土用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等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l.6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1.7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件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收验规范》(GB50204—92)的规定。
1.8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2.1钢筋绑扎时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总扣数的lO%,且不得集中。
2.2钢筋弯钩的转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每个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2.3箍筋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2.4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2.5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2.6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三、成品保护
1.施工中对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钢筋被踩弯和压弯,若有踩弯和压弯现象,浇筑混凝土前需矫正。
2.混凝土初凝后,覆盖浇水养护,加强早期养护。
3.后浇带周围应砌砖围护,顶部应遮盖,防止施工过程中垃圾等污染钢筋及施工缝结合面。
四、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后浇带两侧须按设计要求支模,按设计或施工方案留设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必须精心处理施工缝。
2.在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时,不得将模板部分文撑拆除或全部拆除,以免板因悬臂而变形。
3.杜绝后浇带混凝土不密实现象。
4.后浇带施工缝两测的混凝土应提前24h浇水湿润。
施工要点 :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3、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