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新世纪花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新世纪花园工程1.0m厚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设置底板滑动层、表面抗裂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钢筋、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用、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保温、保湿、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保证了该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温差控制;施工工艺;构造设计;高层建筑
新世纪花园工程是1座智能化、多功能的高层建筑,地下1层,深5.0m,地上18层,建筑高度68m,建筑面积43333㎡。
本工程天然地基为微风化红砂岩,箱型基础。地下室基础底板长133.5m,宽46m。Ⅲ段塔楼底板厚3m,核心筒区域局部厚6m,混凝土量10794m3。底板底钢筋为双向○32mma110mm,底板面钢筋为双向○32mma130mm。中间均布3层○20mma200mm双向温度钢筋。后浇带处上、下增配置了○25mma200mm附加钢筋。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S8。
1 基础底板施工特点
(1)基础底板面积大,Ⅲ段底板厚达1.0m,要求连续浇筑平仓到顶,最大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2794m3。
(2)混凝土浇筑期正处7月盛夏,环境平均气温高,温控技术措施难度加大。
(3)由于混凝土浇筑强度大,并实现连续浇筑,混凝土由现场搅拌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协调难度工作量增大。
2 施工技术准备
2.1 设计构造技术处理
(1)由于地基对混凝土底板约束较大,易产生贯穿性结构裂缝,施工措施中采用在垫层上铺设三元乙丙柔毡作滑动层,减小约束应力。
(2)在底板上、下层主筋外布置○8mma50mm双向抗裂钢筋,以增强表面抗收缩裂缝的能力。
2.2 混凝土配合比
(1)水泥 采用宁波舜江水泥厂的低水化热5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2)掺合料 选用宁波舜江水泥厂生产的复合矿物细掺料。
(3)外加剂 选用杭州外加剂厂的FDN-440缓凝早强型减水剂。
(4)骨料 碎石采用0.5~3㎝,含泥量少于1%。中粗砂采用细度模数2.8~3.3,含泥量少于2%。
2.2.2 施工配合比(kg/m3) 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石:砂:水=317:111:12.8(液态):1109:709:154。水胶比:0.36,设计坍落度:16~18㎝。
3 施工工艺
(1)浇筑方法 根据施工工艺总的要求及施工机械力量的配置,对10~26轴1.0m厚底板划分为4/9+1/9+4/9幅宽的3个浇筑带,浇筑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平仓连续施工方法,各浇筑带齐头并进,互相搭接,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2)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沿坡度布3道振动棒,第1道在混凝土卸料处,负责出管混凝土振捣密实,第2道设在斜面中部,第3道设在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严格控制振动棒移动的距离,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3)泌水处理 在垫层施工时,预先在横向上做一定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流到周边排水沟,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被赶到基坑顶端,再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至周边排水沟。
(4)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捣至标高后,先用木长尺抹平,将泌水赶走,初凝后至终凝前,用铁滚筒碾2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以避免表面干缩裂缝。
4 混凝土测温
4.1 测温系统布置
(1)离地面1.5m高、露天、不易破坏处设3个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
(2)在每个混凝土泵口设移动的铂电阻测温头1个,测量混凝土入模温度。
(3)3m厚混凝土底板布置18个铂电阻测温点和36个普通测温点,测量混凝土下部和中心的温度。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
4.2 测温制度
测温工作由专人负责,在同一时间均读取数据,24h不间断测温。根据温度监测分析结果,混凝土约在第3d出现温升峰值,中心最高温度为76.5℃,温差控制在25~29℃范围内。
5 混凝土养护
(1)在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薄膜与麻袋相间覆盖的办法,即2层塑料薄膜、2层麻袋,四周外模覆盖1层塑料薄膜、1层麻袋。
(2)设专门班组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并注意洒水淋湿麻袋即可。
(3)养护层厚度的增减根据温差情况及降温速率而定,特别是混凝土升温和早期降温过程中要加强保温养护,即双层保温养护,在降温中期可采取单层保温养护。
6 结束语
本工程1.0m厚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过对试块的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均符合设计要求。至今底板未出现任何裂缝渗漏。该基础工程被评为优良等级。我们的体会如下:
1对于特厚大体积混凝土,只要施工措施得当,组织工作落实,完全可以控制温度裂缝,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及降温速率,前7d宜小宜慢为25℃以内,1.5℃/d降温后期可适当提高,可为30℃以内,2.5~3℃/d,以缩短保温时间。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最关键技术是裂缝控制,它涉及到设计、施工、环境等方面。当环境气温高于35℃以上时,要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28℃以下,难度比较大,混凝土内表温差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可适当放宽。本工程在设计构造上采取增设底板滑动层,表面设置温度筋等综合技术措施,在预防结构裂缝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ywz12 于 2007-7-21 08:5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