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号: 38   所属数据库: 耐火材料

标准名称 致密耐火浇注料线变化率试验方法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号 GB8932.5-88
标准发布单位 国家标准局 发布
附图 图1;
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密耐火浇注料线变化率的定义、加热设备、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

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致密耐火浇注料的烘干和烧后线变化率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8932.4致密耐火浇注料稠度测定和试样制备方法 

    GB  8170数字修约规则 

 

3  定义 

3.1烘干线变化率试样在110±5℃下干燥后,长度不可逆变化的量,以占烘干前试样长度 

的百分率表示。 

3.2烧后线变化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长度不可逆变化的量,以占烘 

干前试样长度的百分率表示。 

 

4  设备 

4.1加热炉电加热炉或火焰不直辐射的燃气炉、燃油炉等。应保证炉内为氧化性气氛。 

    加热炉应能满足第6.3条的规定。 

4.2  电热干燥箱 

4.3  尺寸测量装置  游标卡尺或其它测量仪器,分度值0.05mm。 

4.4  热电偶和温度记录仪 

 

5   试样 

5.1  试样制备 

      按GB8932.4进行。 

5.2试样形状和尺寸 

    可采用下列矩形试样: 

    A型:230mmXl14mmx65mm。 

    B型:230mmX65mmx54mm。 

    C型:160mmX40mmx40mm。 

5.3试样数量 

    每组试样为5块,不得少于3块。 

 

6  试验步骤 

6.1试样测量 

    试验前后,在试样两端面相互垂直的中心线上,距边棱5-10mm处的四个位置,对称 

地测量试样长度(A-A'、B-B'、C-C'、D-D'),如图所示。准确到0.05mm。 

6.2试样烘干 

    按GB 8932.4进行。 

6.3试样加热 

6.3.1试样放置 

    将试样成型面作为底面,放人加热炉内的均温区。 

    试样间距离应不少于20mm。 

    试样与炉壁之间距离应不少于70mm。 

    试样放置在垫砖上,垫砖应与试样材质相同,厚度不小于30mm,并用三棱柱支起。 

6.3.2温度测量 

    炉膛温度必须均匀,保温时整个装样区温差不允许超过10℃。测温热电偶必须放工 

在能代表炉内真实温度部位。采用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保温期间的温度与试验温度差 

不得超过土10℃。 

6.5.3试验温度 

    按有关致密耐火饶注料技术条件规定或由双方协议。试验温度在800℃以上时,按 

50℃的倍数增加。 

6.3.4加热制度 

    升温速率按下列规定: 

──────────┬───────────────┬─────────── 

     试验温度℃     │       温  度  范  围         │  升温速率,℃/min 

──────────┼───────────────┼─────────── 

                    │ 室温 ̄低于试验温度50℃       │      4 ̄6 

       ≤1250       ├───────────────┼─────────── 

                    │ 低于试验温度50℃ ̄试验温度   │      1 ̄2 

──────────┼───────────────┼─────────── 

                    │ 室温 ̄1200℃                 │      4 ̄6 

                    ├───────────────┼─────────── 

        〉1250      │ 1200℃ ̄低于试验温度50℃     │      2 ̄4 

                    ├───────────────┼─────────── 

                    │ 低于试验温度50℃ ̄试验温度   │      1 ̄2 

──────────┴───────────────┴─────────── 

 

6.3.5保温时间 

    在试验温度下,A型和B型试样保温5h,C型试样保温3h。 

6.4烘干和烧后试样尺寸测量 

    烘干或烧后试样随炉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按4.1条规定在4个原测量点测量试样长度。 

 

7  结果计算 

7.1按下式计算烘干线变化率: 

                                         L1-L0 

                            ΔLd(%)=──── ×100 

                                           L0 

式中:ΔLd一一试样烘干线变化率,%; 

        L1——烘干后试样长度,mm; 

        L0——烘干前试佯长度,mm。 

7.2按下式计算烧后线变化率(注): 

                                         L2-L0 

                            ΔLh(%)=──── ×100 

                                           L0 

式中:ΔLh一一试样烧后线变化率,%; 

        L2——焙烧后试样长度,mm; 

        L0——烘干前试佯长度,mm。 

   注:致密度耐火浇注料预制件以试样焙烧前后的尺寸计算,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7.3  列出每个试样的线变化率单值和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线收缩以“-”表示,线膨胀 

以“+”表示。 

    如果试样中,所有的长度变化值不是同一“-”或“+”,就不能取平均值,报告出 

每个测量点的线变化率单值。 

    试样焙烧后,当发现有熔洞、剥落、鼓凸等现象时,应在报告中注明;如在测量点部位,?

则该点的测试结果应予以舍弃,舍弃的测试值超过二个时,该试样作废。 

7.4线变化率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一位,所取位数后的数字按GB 8170进行处理。 

 

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委托单位; 

    b.试样名称及编号; 

    c.所用试验炉类型; 

    d.试样尺寸及其在炉内位置; 

    e.试验温度及保温时间; 

    f.试验结果的单值及平均值。必要时注明试样焙烧后的表面状况。 

    g.试验单位; 

    h.试验人员; 

    i.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萧玲珠、陆延昌。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冶金工业部部标准YB 2202-77《耐火混凝士烧后线变化检验 

    方法》作废。 

    本标准水平等级标记GB8932.5-88 I

用户:系统管理员, 入网时间:00:32:02, 累计费用:174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