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号: 4   所属数据库: 建筑材料

标准名称 隧道式砖瓦干燥室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标准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准名称(英) The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heat balance,heat efficiency of tunnel dryer
国际代码 UDC 66694.047:662.614.2
标准号 GB 6054-85
标准正文
本标准适用于干燥粘土、页岩、粉煤灰、煤矸石等砖瓦坯体的隧道干燥室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1.基本术语的定义 

1.1 湿坯 

末经干燥的砖瓦坯体。 

1.2干坯 

经过干燥尚残留少量水份的砖瓦坯体。 

1.3绝干坯 

含水率为零的砖瓦坯体。 

1.4干燥周期 

坯体干燥时,进出干燥室所持续的时间。 

2 计量单位 

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 

3符号、代号 

本标准所采用的符号、代号见附录C(参考件)。 

4基准 

4.1热平衡在干燥室稳定条件下,根据对一个干燥周期的测定结果确定。 

4.2 温度以环境温度为基准。 

4.3产品及各种热量计算均以一万块普通砖为计算基数,其它产品原则上按普通砖体积计算。当其它产品与普通砖混合干燥时,可按其中的普通砖质量计算,但应加以说明。 

5 热平衡示意图 

6 记录、测定事项 

记录、测定事项见附录A(补充件)。 

7 测定方法 

全部测定项目(分析化验除外)均在同一干燥周期内进行。以各次测定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7.1 外界条件 

7.1.1环境温度 

在距干燥室墙体2m左右的地方用玻璃温度计每小时测定一次。 

7.1.2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用大气压力计测量或采用当地气象部门同期测量的数据。 

7.2 热风及其它热源 

热风及其它热源的温度、湿度、流量、成分以及测定间隔按GB 6053-85《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中测量烟气和热风的有关规定进行。 

7.3坯体 

7.3.1湿坯 

7.3.1.1 温度与质量 

每间隔2~4h从码坯线上或进车口取5块湿坯作一次测定。 

测定温度用半导体点温计,称量质量原则上用台称。 

7.3.1.2含水率 

每间隔2~4h保留2块测定温度时所取的湿坯(或在坯体上取小试块)。以107±2℃加热坯体至恒量(前后两次称量差不大于0.3%),将其减量与坯体恒量的百分比确定为坯体的含水率。 

7.3.2干坯 

7.3.2.1温度与质量 

在干燥室的出口处每间隔2h按顺序分别从各条干燥洞的干燥车上取五块干坯作一次测定,取样点应选在同一车的中断面的上、下、左、右、中五个不同的位置(见图2)。 

7.3.2.2含水率 

每间隔2h保留3块测定出口砖温度时处于同一条对角线(如图2所示)的取样砖坯,按7.3.1.2的方法测定含水率。 

7.4 干燥车 

7.4.1干燥每万块砖需用数量(或质量) 

根据干燥车的平均装载量确定。 

7.4.2温度 

每间隔1~4h在测定坯体内温度的同时用半导体点温计或表面热电偶温度计对进、出干燥车各测定一次。 

7.5废气 

每间隔4h测定一次。排除废气使用离心风机时,测定方法与7.2相同。使用流风机并在出口测定流量时应加套筒进行(如图3所示)。 

测定仪器可使用毕托管热球式风速仪。不同规格的风机应分别测定。 

7.6散热损失 

7.6.1墙体散热 

每间隔6h测定一次。测定前根据温度的变化将全部外墙分为若干个矩形面,同一面上各点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3℃,把每个面的中心作为一个测点,按照规定的测定时间测定其表面温度及周围空间温度。若采用热 流计测定散热损失时应在测定之前装上测头,按照规定的测定时间,测量全部测头的热流值。根据测定所取得的数据计算各次平均散热流量。 

7.6.2排风机散热 

每间隔4h测量一次。使用热流计测量。 

7.7 干燥室内介质的温度、压力曲线 

干燥室内介质的温度、压力应在热平衡测定开始后进行。可以跟踪干燥车逐点测定,也可在整个纵向长度上均匀选择测点同时测定。测定位置应保持在横断面的一个固定位置上。以温度、压力为纵坐标,以长度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测定温度可选用水银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测定压力用毕托管和微压计。 

8 热平衡计算方法 

8.1	输入热量 

8.1.1热风输入的显热Qrfr,KJ  

Qrfr=0.01[Vrf(100-φH2Orf).C'rf+Vrf.φH2Orf.C'H2O].(trf-to)........(1) 

式中:A----以万块普通砖为计量单位的干燥室小时产量; 

      Vrf----热风流量,m[3]*/h; 

      φH2Orf---热风中水蒸汽的容积百分数,%; 

      trf-----热风的平均温度,℃; 

      t0-----环境温度,℃; 

      C'H2O---水蒸汽的平均容积比热,KJ/(m[3]*.℃),见附录B(参考件)。 

C'rf----干热风的平均容积比热,KJ/(m[3]*℃),按下式计算: 

 

     C'=0.01(φCO2rf.C'CO2+φCOrf.C'co+φN2rf.C'N2+φO2rf.CO2).............(2) 

式中:φCO2rf、φCOrf、φN2rf、φO2rf------分别表示干热风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的容积百分数,%; 

  C'CO2、C'CO、C'N2、C'O2--------分别表示被测气体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的平均容积比热,KJ/(m[3]*.℃),见附录B(参考件)。 

8.1.2 其它热源输入的显热Qtr,KJ 

            Qtr=Vtr.(C'tr.(ttr-t0).........(3) 

 式中:Vtr----由其它热源输入的气体的流量,m[3]*/h; 

C'tr------由其它热源输入气体的容积比热,KJ(m[3]*.℃),计算方法同8.1.1; 

ttr----其它热源输入气体的温度,℃。 

若其它热源输入气体中含水蒸汽,Qtr计算方法同8.1.1; 

8.1.3 湿坯带入的显热Qsp,KJ 

 

      Qsp={[msp.(100-Wsp)/100-m[g]n].CPL+0.0418msp.Wsp+m[g]n.Cn}.(tsp-t0)........(4) 

式中: msp------每万块湿坯的质量,kg; 

Wsp---湿坯的含水率,%; 

m[g]n----每万块湿坯的内燃料(干燥基)质量,kg; 

CPL------坯体内干原料的平均比热,KJ(kg.℃)。 

  按下式计算。 

   cpL=0.087+313.6×10[-6].tsp.........(5) 

   Cn....内燃料的平均比热,KJ/(kg.℃),见附录B(参考件); 

tsp。。。。湿坯的平均温度,℃。 

8.1.4 干燥车带入的显热Qcr,KJ 

Qcr=mc.Cc.(tcr-t0)..........(6) 

式中:mc------装载一万块砖坯所需用干燥车质量,kg; 

      Cc--------干燥车材料的比热,KJ/(kg.℃),见附录B(参考件); 

tcr------干燥车入干燥室时的温度,℃。 

8.1.5总输入热量Qsr,KJ 

Qsr=Qrfr+Qtr+Qsp+Qcr..........(7) 

8.2 输出热量 

8.2.1 坯体内被蒸发水分的气化潜热Qzf,KJ 

Qzf=mzf.r..............(8) 

式中:r...........被蒸发水分,在湿坯平均温度下的气化潜热,KJ/kg; 

mzr........每万块砖坯所蒸发水分的质量,kg,按下式计算: 

mzf=msp.(Wsp-Wgp)/(100-Wgp).....(9) 

或  mzf=msp-mgp.........(10) 

式中:Wgp....干坯的含水率,%; 

      mgp.....每万块干坯的质量,kg。 

8.2.2 干坯带出的显热Qgp,KJ 

           

           Qgp=[(mgp(100-Wgp)/100-m[g]n).CpL+0.00418mgp.Wgp+m[g]n.Cn].(tgp-to)........(11) 

式中:tgp......干坯出干燥室时的温度,℃。 

8.2.3 干燥车出干燥室的热损失Qcc,KJ 

  Qcc=mc.Cc.(tcc-to)...........(12) 

  式中:tcc---------干燥车出干燥室时的温度,℃。 

8.2.4 排除废气的热损失Qfg,KJ 

 

   Qfq=0.01[Vfq(100-φH2Ofq).C'fq+Vfq.φH2Ofq.C'H2O].(tfq-to)/A-1.244mzfC'H2O(tsp-t0)......(13) 

式中: φH2Ofq-------废气中水蒸汽的容积百分数,%; 

       Vfq------废气的流量,m[3]*/h; 

       C'fq------干废气的平均容积比热,KJ/(m[3]*.℃)。可按8.1.1计算或按干空气查表确定。见附录B(参考件); 

  tfq------废气的平均温度,℃。 

  8.2.5 散热损失Qs,KJ 

  8.2.5.1 室体表面散热损失Qbs,KJ 

  8.2.5.1.1 第i次测得的室体表面综合换热系数αbi,KJ/(cm[2].h.℃) 

          αbi=k(τbi-τki)[0.25]+{20.41ε[0.01(τbi+273)][4]-[0.01(τki+273)][4]}/(τbi-τki)...........(14) 

式中: 

   K------决定于散热面位置的系数。干燥室侧墙取9.20,干燥室顶面取11.71; 

τbi----第i次测得的室体表面温度,℃; 

τki-----第i次测得的室体周围空间温度,℃; 

ε-------室体表面黑度,见附录B(参考件)。 

8.2.5.1.2 第i次测得的室体表面平均散热流量Qbsi,KJ/(h.m[2]) 

Qbsi=(qbi1.Fb1+qbi2.Fb2+......+qbin.Fbn)/(Fb1+Fb2+.....+Fbn)...................(15) 

或   Qbsi=[αbi1(τbi1-τki1).Fb1+αbi2(τbi2-τki2).Fb2+...αbin(τbin-τkin).Fbn]/(Fb1+Fb2+...Fbn)........(16) 

式中:qbi1、qbi2、.....qbin------分别表示第i次用热流计测得的各个测点的热流值,KJ/(h.m[2]); 

Fb1、Fb2、.......Fbn----分别表示各个测点所在矩形面的面积,m[2]; 

αbi1、αbi2、α....αbin-------分别表示第i 测得的各个测点的室体表面综合换热系数,KJ/(m[2].h.℃); 

τbi1、τbi2....τbin--------分别表示第i 测得的 各个测点的室体表面温度,℃; 

τki1、τki2.....τkin--------分别表示第i次测得的各个测点的室体周围空气温度,℃。 

8.2.5.1.3 室体表面散热损失Qbs,KJ 

Qbs=Fb/(n.A).ΣQbsi......(17) 

式中:n----测定次数; 

Fb--------干燥室外表面积,m[2]。 

8.2.5.2 风机散热损失Qjs,KJ 

       Qjs=Fjs/(A.n).Σqjsi........(18) 

       式中:qjsi-----第i次测得的风机散热流量,KJ/(m[2],h); 

Fjs-----风机散热面积,m[2]。 

8.2.5.3 散热损失Qs,KJ 

Qs=Qbs+Qjs............(19) 

8.2.6 其它热损失Qt,KJ 

Qt=Qsr-(Qgp+Qcc+Qzf+Qfq+Qs)............(20) 

8.2.7 总输出热量Qsc,KJ 

Qsc=Qgp+Qcc+Qzf+Qfq+Qs+Qt...........(21) 

9 热效率计算方法 

9.1 供给热量Qgg,KJ 

Qgg=Qrfr+Qtr+QsP①........(22) 

①只有在使用其它热源加热昨才加上Qsp。 

9.2 有效热量Qyx,KJ 

            Qyx=Qps.......(23) 

        或  Qyx=mzf[r+CH2Ops.(τfq-τsp)].....(24) 

式中:Qps-----砖坯排除水分消耗热量,KJ; 

CH2Ops------水蒸汽在湿坯温度与废气温度范围内的平均质量比热,KJ/(kg.℃)。 

9.3 热效率η,% 

           η=Qyx/Qgg×100........(25) 

10 热平衡、热效率计算结果汇总表(见下表) 

              热平衡、热效率计算结果汇总表 

输入热量                                输出热量 

序号  项目     数值            百分数     项目    数值           百分数 

            10[4]KJ  10[4]Kcal   %             10[4]KJ 10[4]Kcal    % 

1 热风输入的显热Qrfr                  坯体内被蒸发水分的气化潜热Qzr 

2 其它热源输入的显热Qtr               干坯带出的显热Qgp 

3 湿坯带入的显热Qsp                   干燥车出干燥室热损失Qcc 

4 干燥车带入的显热Qcr                 排除废气损失Qfq 

5                                     散热损失Qs 

6                                     其它热损失Qt 

7 合计                         100    合计                           100 

有郊热量Qyx 10[4]KJ(10[4]Kcal) 

热效率η%

用户:系统管理员, 入网时间:01:41:47, 累计费用:16878.20